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截止今天,他们大约已走了200公里,其中有一半是在木筏上度过的。不过是否还要走200公里才能到达乌班吉河呢?……卡米说没有这么远了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很快就会走完剩下的航程。第二天一大早,他们就开始启程了,其中又增加了一名乘客,就是朗加的“同年好友”。朗加关怀地把它放在香蕉伞下,并一直守在旁边,观察着它的一举一动。
马克斯·于贝尔和约翰·科特却认为这肯定是非洲森林中那些猩猩或狒狒大家族中的一员。他们对此并不是关心,也没有想研究它的热情,甚至连看都不愿看它一眼。
但朗加就不同了,他对他的小伙伴给予了极大关注,这很正常,我们如果无意间收留了一条可怜的小狗小猫,不是也这么爱怜它们吗?朗加这么做也充分表明了这个土著孩子的心地善良。现在他们收留了朗加,而朗加又收留了一只小猴子,说不定日后这小猴子又会收留什么别的动物……但等它们有机会重返森林乐园时,也肯定会沾染人类的习性——忘恩负义。
但是,假如现在朗加告诉他们:“他会说话……我听到他说过‘恩高拉’这个词,而且说了好几遍。”那他们肯定会对这个小家伙产生兴趣的!……他们可能会将这个小动物研究一番!……他们就会认识到这是一种至今仍不为人类所知的一种会说话的4手动物。
但遗憾的是,朗加没有告诉他们这些,因为他担心自己是否听错了,他决心等等再说,如果接下来再听到它说出“恩高拉”时,他才会肯定地告诉约翰·科特和马克斯·于贝尔。
所以他一会儿也不离开地呆在小猴子身旁。但小猴子显然是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。但现在又能拿什么来喂它呢?猴子又不能吃羚羊肉,因为它是食植动物,但他们身旁却连一只果子也没有……况且它正烧得厉害,也根本吃不下东西,它就这么一直昏迷着。
“你的小伙伴醒过来了吗?”马克斯·于贝尔笑着问道。
他们已经走出一个小时了。
“没有,马克斯·于贝尔朋友,它就这么一直昏迷着。”
“你要收留它吗?”
“没错……如果您不反对”
“我当然不会反对,朗加……只是你千万别让它伤着你……你小心点吧……他的爪子像猫爪子一样尖利!”
“知道了,马克斯·于贝尔朋友,不过它不会伤我……它这么弱小,你看它的小脸有多可爱!”
“对了,朗加,给你的小伙伴起个名字吧。”
“行……叫什么好呢?”
“那就叫约克吧!……因为是猴子都叫约克!”
不过朗加看来并不很赞同,他一声不吭地回到小猴子身边。
上午的航程还算顺利。幸运的是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太阳,因而天气并不是很热。如果在这宽敞的空地经过时,既没有树荫遮挡,又碰上烈日炎炎,那可真够受的。
现在,虽然没有暴风雨发生,但天空始终这么阴沉沉的,压得人心里很不舒服。
沼泽地上不时有成群的小鸟飞来飞去,不过马克斯·于贝尔还是盼着能发现一只反刍动物。一连打了几天的鸭子和大鸨,他很想用羚羊换换口味。但很失望,他一只都没发现。
但他还是坚持站在船头,把卡宾枪放在肩头,随时作出射击的准备。
卡米将木筏在岸边停了下来。
这顿午餐,他们无味地嚼着鸟的大腿和翅膀。这几个于尔达克斯探险队的幸存者,对这种单调的伙食越来越厌烦了。
每日的伙食都是烤肉,喝的也只有淡水,吃不到水果和面包,也没有盐和调料,鱼嚼在嘴里像棉花似的!他们更渴望能早日到达乌班吉河附近的传教团驻地。到那时就可以在传教士的热情招待下忘掉这一路的烦恼。
但这一整天都没有一处可供木筏停靠的地方,岸边到处都是高高的芦苇,而且,岸上也是一堆烂泥,根本无法上岸。所以,卡米并没有停下的意思。
木筏继续航行到下午5点左右。而约翰·科特和马克斯·于贝尔也在海阔天空地闲聊着,他们把从伯利维尔出发以来的每一件事反刍了一遍:在乌班吉时那富有情趣和刺激的狩猎,有意思的向着象大祭,以及接下来两个月的历险记;他们如何历尽千辛万苦而终于安全返回到那个小山丘,看到那火光流动的景象;还有那大象群的突袭,搬运工仓皇而逃;领队于尔达克斯竟不幸跌落树下而被大象踩成肉酱,那群凶猛的大象……
“但从探险开始到那时我们一直还算顺利!”约翰·科特作了一次小结:
“但天有不测风云,谁知道这第二阶段竟然灾难重重……”
“唉!约翰·科特,世事真是难预料啊,但愿我们不再倒霉……”
“不错,有时我可能真是杞人忧天……”
“这也不怪你,其实我看这片森林并不如你们远西地区那片森林恐怖!起码我就不怕那些红肤人!而且这里没有野蛮部落;即使有希鲁人、当卡人,也没有穆布图人,那些